古名人除了本名外,为何还有字,号等之类的称呼呢

古名人除了本名外,为何还有字,号等之类的称呼呢

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往往要先问问对方叫什么名字吧,然后这个名字,随着时代的不同也不断变化着。外国人对名字并不是非常在意,而对于我们文明古国来说就不一样了,名字在古人眼里非常重要。而且在中国,人们的名字的由来也有一定的缘由的。一般父母在给孩子起名字时就会把自己对孩子的希望寄托于这个名字里面,而且名是父母起的,古人也非常重视,如果别人不尊重自己的名字,那就是对自己以及对父母的不尊敬。

所以在古代,称呼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也是一门学问了。 古人在相见的时候往往不会对对方直称其名,因为这在古代是非常不尊重对方的行为,所以在称呼对方的时候往往是称他的字,号等。然而这些字和号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就非常陌生了。在历史文化中,姓代表了一个人的血统,而随着历史的演变就出现了氏,氏是在同姓的人里面再进一步区分作出的一个分界线,所以姓氏都体现了一个人的血统。

而在男的出生三个月后,父亲就要对孩子起名了,这个时候父亲一般会根据孩子出生的时间,地点或者对孩子的希望来给孩子命名,然后字则是在孩子年满二十岁的时候,由别人给孩子取字,这个时候就有明也有字了。如今的人们总把名和字搞混,其实这是在不同时期取得两个称呼,而我们指的往往只注重前面的名了,这时也把姓名当做名字说了出来。

然而古人地名和字也并不是没有关联的,大多也是根据名来取字的。比如说张飞的名叫飞,而翼德是他的字,这个名和字就有联系了,翼德是飞的解释说明,因为飞,就是扇动了翅膀进而就能有功德。而对于取字,则是因为孩子已经成年,也要面临种种人了,取字方便了他人的称呼,名则是除了皇帝称臣民以及父亲称儿子可以用,其他都不行。清楚这些之后我们就知道,在看电视或者或者史书的时候,往往称古人的字而不是名,比如叫李白为李太白,叫纪昀为纪晓岚等等。

除了姓氏和名字外,一些古代名人也还有号,这个号,更多是体现自己的情趣,这时候人们称呼也就用了号来代替他的字了。

但是今天的我们对于这些称呼似乎也半知半懂,很多叫法在古代看来都是极其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就比如学生在称呼老师时,很多都是直呼其名,其实即使在老师名字后面加上老师二字也并不算礼貌。当我们面对老师的时候,称呼老师应该只提到他的姓,不应该出现名字,而跟别人谈论的时候才可以把名字带上,毕竟现在我们也没有字,只能用名了。而在古代学生对老师则是尊称为夫子、函丈或者业师,对自己则称为受业。

然而在以前,同个学校一起生活过的都可以称为师生关系,只是这时的关系又有亲密和疏远之分了,毕竟一些师生并没有形成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个时候老师对学生也有多种称呼了,不过大致就是这两种了。排名较好种就是学生和老师之间有直接的师生关系,老师给学生直接传授知识的,老师可以称这样的学生为弟,这个弟其实也就是弟子的意思了,而不是我们字面理解上的兄弟了。排名较好种就是两人其实没有进行师生的互动,而只是名义上的关系,彼此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的,老师可以称这样的学生为兄。比如鲁迅对许广平的称呼为广平兄,由于她对这种称呼很迷惑,后来鲁迅也给她解释了一番,其实这只是古代很普通的一种叫法而已,并没有称兄道弟的意思了。

古名人除了本名外,为何还有字,号等之类的称呼呢

《颜氏家训》:“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古人除了名,还有字,名是确定你这个人叫什么,是出生以后就会获得的个人徽记,所谓取名分彼此;字是成年以后才会获得的,字是对名进行深度阐释,所谓取字别尊卑。名,一般用作自称、谦称,小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都要自称名。字,一般平辈之间都互称字,小辈称长辈、下级称上级的时候,要叫对方的字,不能提名,以示尊重。

古名人除了本名外,为何还有字,号等之类的称呼呢

对于现代人来说,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无论是父母亲朋,还是好友,都可以称呼。在外国,儿女甚至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但对于古人来说,直呼姓名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在古代,一个人出生之后,长辈会取排名较好个名字,这个名字一般由君王或长辈称呼。等到成年之后,就会举冠礼,预示着该男子会出仕,进入社会。这时,就会在名之外另取一字,字一般是平辈或者晚辈称呼的。比如,排名较好诗人李白,字“太白”。“太白”就是人们平常用来称呼李白的符号。

如果说“名”和“字”是比较正式的话,“号”就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外号”了,有雅号,也有浑号。古人的号有两类,一类是封建士大夫,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按照自己的心意或爱好,给自己起个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原因就是,李白非常喜欢青莲花。排名较好类,是他人所取得到公认的。春秋时的百里奚为“五羖大夫”,这是因为他沦落楚国后,被秦国国君用了五张羖(黑公羊)皮赎回了秦国。这就有点讽刺意味,相当于“浑号”了。

古名人除了本名外,为何还有字,号等之类的称呼呢

我国古代,名和字不是一回事,名是名,字是字,号是号,都为一个人的称呼,规矩却不一样。

一、字

字又称表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北齐的颜之推认为,人名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二、号

号按其来源可分为自号,赠号,谥号,绰号。

1,自号,自号就是自己为自己所取的号。

2,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其二,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如王安石称王临川;其三,以封爵、谥号为号,如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

3,谥号,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

4,绰号,也称诨名、混号、诨号,它和别号、斋号的初级性区别,似在于几乎全部为他人所取,然后得到公认,使用性完全不取决于担当者本人的意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bsheji.com/zhzs/171501855677802.html